关于举办2024年西安外事学院智慧课堂教学创新大赛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5-03-19点击量:

各学院、直属部门:

为进一步推动教育强国建设和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以本为本、四个回归”的要求。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助力学校智慧课堂教学改革建设和“四新”建设,推动数字化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教学创新发展,提高产教协同育人成效,提升我校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决定举办2024年西安外事学院智慧课堂教学创新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智慧赋能课堂 创新驱动教学

二、大赛目标

以赛促教,以赛促创,以赛促学,充分发挥大赛示范引领作用,深入推进智慧课堂教育教学改革,打造我校教师教学创新与交流的标杆。发挥课堂育人主阵地作用,树立“以生为本,以学为本”教育理念,创设新型智慧学习空间,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引领教师创新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充分运用数字化信息技术,积极投入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

三、大赛组织

1.工作领导组。负责审定比赛实施方案,比赛规则和评分标准,审核比赛结果,负责比赛各环节准备和成绩统计等。

组 长:黄昶力 潘 君

副组长:相里六续 严文法

成 员:教师发展中心全体人员

2.评委专家组。特邀校内、校外省部级以上教学名师、国赛获奖专家担任评委,负责评审参赛作品。

3.赛事督导组。由学校教育教学研究与督导中心安排督导专家参与院校两级比赛全过程,督查指导比赛组织和管理的规范性,确保本次比赛公开公平公正。

四、大赛内容

大赛内容包括:教学创新成果报告(课程思政组为课程思政创新成果报告,产教融合组为产教融合创新成果报告)、课堂教学现场展示、教学设计创新成果汇报答辩。

五、参赛对象

学校在职教师,其中主讲教师近5年对参赛的本科课程讲授2轮及以上。以个人或团队形式参赛均可,若以团队形式参赛的,团队成员包括1名主讲教师和不超过3名团队教师(产教融合赛道至少包含1名从行业企业聘请的兼职教师,且深度参与教育教学时间2年及以上)。

六、大赛实施

大赛分初赛、决赛两个阶段。

(一)初赛

由各教学单位自行设计比赛方案并于20241122日前组织完成,择优推荐参加校级决赛。

(二)决赛

由教师发展中心组织实施,择优推荐获奖教师参加陕西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

1.决赛分组

本次决赛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按照“四新”建设、课程思政、产教融合等领域设5个大组,其中1-3组按参赛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等级分组,每组下设正高、副高、中级及以下3个小组,第4-5组不限学科门类、不设职称分组。

1组为文科组:哲学、法学、教育学(教育学类)、文学、历史学管理学、经济学;

2组为理工组: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第3组为术科组:艺术学、教育学(体育学类);

4组为课程思政组;

5组为产教融合组。

2.决赛指标

各教学单位推荐名额见附件5

3.决赛环节

决赛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网络评审,包括教学大纲,参赛课程2-4学时教案、教学创新成果报告(或课程思政创新成果报告或产教融合创新成果报告)。现场评审内容为教学展示、教学设计创新成果汇报答辩,进入决赛的选手,依据网络评审(30分)、现场教学展示(40分)及创新成果汇报答辩(30分)成绩的总得分,由高到低进行排序评奖。

1)网络评审(时间:2024121-10日)

网络评审阶段,参赛教师要在规定时间内将教学大纲、教学创新成果报告(或课程思政创新成果报告或产教融合创新成果报告)等资料上传到教师发展中心大赛报名系统,由专家评委进行网络评审。

2)现场评审(时间:20241218-20日)

现场评审阶段,参赛教师要结合教学大纲与教学实践,进行现场教学展示及答辩,其中教学展示15分钟,教学设计创新汇报答辩10分钟。(3)计分方式

课堂教学现场展示、教学创新成果报告(或课程思政创新成果报告或产教融合创新成果报告)、教学设计创新汇报答辩三部分成绩之和为选手的总得分,具体评分标准详见附件3

七、参赛材料要求

(一)参赛教师提交材料

1.申报书

参赛教师通过大赛网站http//cppu.ctldcloud.com/提交材料,申报书样式详见附件1

2.教学创新成果报告(或课程思政创新成果报告或产教融合创新成果报告),材料要求详见附件4

教学创新成果报告应基于参赛课程的教学实践经验与反思,体现课程教学的创新举措、过程与成效。聚焦教学实践的“真实问题”,通过课程内容的重构、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环境的创设、教学评价的改革等,采用教学实验研究的范式解决教学问题,明确教学成效及其推广价值。

课程思政创新成果报告应立足于学科专业的育人特点和要求,发现和解决本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的“真实问题”。

产教融合创新成果报告应密切围绕高校与社会或行业企业主动合作、人才培养规格与产业需求、学科专业结构与区域发展、组织模式创新与教学模式改革等产教融合方面的内容,以教学研究的范式,聚焦教学实践中的“真实问题”,通过课程内容的重构、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环境的创设、教学评价的改革、师资队伍的建设、协同办学机制的建立等,解决教学问题,明确教学成效及其推广价值。

报告包括摘要、正文,字数4000字左右为宜。教学创新(或课程思政创新或产教融合创新)成果的支撑材料及目录详见附件2

3.参赛提交相关材料

参赛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案和课件,其中教学大纲主要包括课程名称、课程性质、课时学分、学生对象、课程简介、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教学安排、课程评价等。

4.产教融合赛道证明材料

PDF格式上传教务系统中课程已完成学期的开设信息,参赛课程名称须与教务系统中显示情况一致,由所在教学单位出具参赛课程的实践性教学内容比例证明,应不少于30%。行业企业参与教学相关证明,即人事聘任协议或产教融合项目合同等,签订时间在2年及以上。

5.参赛材料提交上传

获得推荐参加决赛的教师,请登录学校教学竞赛网站http//cppu.ctldcloud.com/,提交比赛项目材料,每个选手材料单独一个文件夹,以“学院+姓名+课程名称”命名,内容包含:申报书、教学大纲、创新成果报告、支撑材料、参赛课程2-4学时教案、课件等。要求所有材料于20241129日下午18:00前提交完毕。

(二)各教学单位报送初赛材料

1.参赛教师信息汇总表详见附件6(加盖单位公章)。

2.比赛工作总结。包括但不限于比赛基本情况,比赛规模与特点(参赛教师人数、组织情况、效果与亮点)等内容。

八、奖项设置

(一)根据参赛人数,按组别设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项,获奖教师将颁发荣誉证书,奖金按照《西安外事学院教育教学标志性成果扶持奖励办法》执行。

(二)设立优秀组织奖2个。对比赛开展过程中,教师参与度高、成绩突出、影响效果明显的组织单位,授予“优秀组织奖”荣誉称号。

九、其他事项

(一)各教学单位务必高度重视,广泛动员符合条件教师积极参加比赛,精心培育并选拔优秀教学能手。

(二)参赛教师应保证教学创新设计相关材料的原创性,不得抄袭、剽窃他人作品,如产生侵权行为或涉及知识产权纠纷,由参赛教师自行承担相应责任并取消比赛资格和奖励。

(三)除申报书外,参赛选手提交的其他材料及现场汇报环节均不得出现参赛教师姓名、所属学院等透露个人身份的信息,涉及到奖状等证明材料的,个人信息需隐藏。

未尽事宜请与教师发展中心联系。

联系人:张晓妮 张伟绒 联系电话:88751104

 


教学与研究部

 

20241017